第一百二十二章 关宁军团(四)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师团联队制的整编,某种程度上是赵强想从军队本身上划清与吴三桂的联系,使现在罩在关宁军身上强烈的吴军旧部色彩能够淡化。毕竟吴三桂在关内的名声不是太好,清廷会编的《平定三藩方略》更是极尽丑化之名,诏定士人百姓必读,这等全国性的大洗脑让关内汉民普遍对吴三桂再无好感,连带着那些被发往关外,曾经战斗在反清第一线的吴军旧部也被视之为反贼逆党。如果全盘继承吴军旧制,继承吴三桂的一切,那未来南下肯定困难重重。

    满清的八旗赵强不怕,他怕的是那些全部由汉人组成的绿营,怕的是那些在平定三藩之乱涌现出来的汉将,如赵良栋、张勇等人,这些甘为满人鹰犬的汉将才是未来真正的大敌。他们现在的功名全部是建立在吴三桂身上的,如果一支带有深厚吴三桂色彩的军队再次反清,他们无疑将是镇压的急先锋。因为一旦关宁军推翻满清,那么这些在镇压吴军上出了大力的汉军绿营和汉将要如何自处?所以他们必然会顽固的反抗到底,哪怕自己的主子完蛋,出于保命的目的,他们也会顽抗到底。这样的局面肯定是赵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必须淡化手中这支军队的吴系色彩,至少要在占领关外后,挥师入关或掳或抢或占时,那些汉将们能够有类似明末军头保存实力的想法,持观望态度,而不全力抵抗关宁军的行动。

    关宁军虽然也带有强烈的吴三桂色彩,但较之大周军或吴军而言,却是淡了许多,尤其是关宁军曾是大明对抗满清的唯一劲敌,在名声上要比平西王的军队要好听得多。时隔三十年,大多数汉人已经忘记了吴逆的前身就是关宁军,在民心方面,关宁军肯定要比周军或吴军好的多。

    赵强现在可从没想过自己要独立一旗,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也不得不考虑一众手下的反应,所以没办法自立军号,因此必须借势。刘德所提恢复故明旗号让他为之一动,或许真的可以把死去的大明抬出来用上一用。但要是抬出故明旗号南下,又如何说服一众吴军旧部支持呢?赵强有些迷茫起来,胡旺与吴四等人刚才强烈的反应让他不能不重视吴军旧部对吴三桂的感情,不能不慎重决定旗号问题,如果部下反对者多,他也不能不打出吴三桂的大周军旗帜。

    试想一下,随自己起事的人都是吴军旧部,现在却要让他们忘记自己是吴军旧部,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不合理也不现实的,更何况赵强计划中的后续补充兵员是那几万散落在关外的吴军旧部。没有了吴三桂这面大旗,这些吴军旧部是否会愿意投身关宁军也将是个问题。

    将来的将来再说吧,现在去想这些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才得了一个小小的首义城,五千兵力,以这样的实力去想将来入关之后的事,实在是扯得远了。仅眼皮下面关外的清军都够他喝一壶的了,更何况还有几千老毛子军队没有收拾。有些头疼的赵强苦恼的摇了摇头,无力的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