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劫粮(十三)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清军运粮船队上一共有兵丁和船工六百一十人,除去被杀的,尚余四百人,这些人再加上屯子里被关押的百姓和清兵俘虏,有近七百人,在他们和骑兵大队、哥萨克大队近一天时间的搬运下,才把二十七艘船上的粮食、黑豆、油盐全部搬到岸上的码头。

    船上的粮食有大米也有麦面,从成色上看都是今年的新粮,一点霉变颜色也没有。粮食全部搬到岸上后,当晚就取了上好的白面做了面条和大饼供士兵们敞开肚皮吃了一顿。赵强自己则让人取了些大米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白饭,盛上一碗拌上些屯子里百姓阉制的咸菜,吃在嘴里整个人都有种要融化的感觉,那种亲切的味道让他捧着饭碗久久没有动弹。这顿米饭实际上是赵强来到关外后吃的第一顿米饭,以往所吃的都是以面食为主,即使是俄国人也是吃的面食,因为远东这片地区并没有水稻田。身为南方人,赵强自然是喜好米饭大过于面食,奈何条件有限,数月来吃不上一顿大米饭,现今吃了却是感慨颇多。后世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可是共和国的大粮仓,它所产生的大米支援了多少受灾的省份,北大仓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现在满清没有开发关外,只在明朝宁锦防线所处的锦州等地原明朝屯田进行了大规模水稻种植,其他地方仍是只种些粗粮,好在关外人口少,产出也足够食用,不然若像关内那样,恐怕这粮食生产一事就要成为摆在各地八旗军政大员案板上的头等大事了。

    放着这么肥沃的土地却不知平整利用,任之荒废如郊野一般,真是暴敛天物了。赵强对于满清自己不在关外开发土地,还严禁关内汉人出关从事农业生产非常憎恨,这么做实质就是将关外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作了他满洲人的私产,自己不用也不容他人利用,真是狭隘的民族心性!想到满清历代皇帝的小鸡肚肠,赵强不由起了无名火,发誓一定要把关外变成汉人的乐园,把那些土地变成汉人永远的财富,而不是让他成为某个龌龊民族眼中的私人猎场。

    因船队上的船工多是雅发哈鄂伦春人,赵强便让乌尔愣出面组织他们,让他们为关宁军效力。乌尔愣和这些人处了这么长时间,且一开始就是要劝这些人北投赵强,所以有他出面,船工们的情绪都稳定下来,心也都定了下来,所担心的不过是留在吉林的家眷,其他倒没什么好顾忌的。

    两天后,接到命令的后续运粮队先头人马赶到了三道屯,带队的是首义城大队的百户王三有。此人昔日曾为山贼,后归吴军,作战以勇猛著称,爱用大刀劈砍,嗜血如疯子,心性与齐壮倒是十分相似。名字中的三有倒与郭飞给那几个假传教士取的名字意思相同,也是说有福有寿有财什么的,反正三有,福禄寿喜财更定要有三样,至于是哪三样,倒不必较真了。

    王三有带来了两个中队,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