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次彻底的洗劫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中秋快乐,祝所有家庭都和和满满,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天更新量会少些,节日嘛,走亲访友的大家理解一下)

    ………..

    西林觉罗在二十八屯的日子比神仙还快活,打从顺治六年被发落到这后,他就发现了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土财主是何等的快活。上官的训斥从此连耳边风也不用当了,咬牙呈上的孝敬也省了下来,就连平日里过节的走动也不必了,这对本就不喜欢应酬的西林觉罗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一天到晚乐悠悠的呆在自己的大屋里,没事出去溜达一圈,打个猎捕个鱼什么的,日子甭提有多舒坦了。听说沿江上游有罗刹人入犯,占了不少地,杀了不少人,可罗刹人再凶狠他也来不到二十八屯,所以西林觉罗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地盘哪天突然不太平起来。他准备着这辈子就在二十八屯过了,死了也埋这,就背对着黑龙江建个坟,日日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二十八屯,看着那些自己庇护下的各族百姓在这片土地辛勤劳作着。

    觉罗是满洲老姓,觉罗二字在满语中指宗室的意思,也就是皇亲国戚的意思。不过按大清制:称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觉昌安兄弟共六人,俗称“六祖”,对这些非塔克世———“大宗”的伯、叔、兄、弟的后裔称“觉罗”,束红带,俗称“红带子”,族籍也由宗人府掌管,享有种种略低于黄带子的特权。

    西林觉罗便是“六祖”的后裔,红带子的身份,不过六祖传下来的子嗣太多,他这旁支的旁支自然就跟大宗远了,跟族支里的铁帽子王也离得远,再加上这一支里没出什么大人物,所以就不太受人待见,渐渐的就远离了政治中心,最后就被发落到这其他人眼中的穷山苦水来了。当年他才来这江东屯子的时候,沿江不过七八个屯子,六百多百姓,二十多年过去,现如今已经有二十八个屯子,四五千百姓,别人提到这江东屯子的时候,也多称为“二十八屯”或称为“觉罗屯”。有这般规模,都是得益于西林觉罗来此后采取的休养生息,无为之政,所以西林觉罗一直将自己视为二十八屯的缔造者和守护者,尽一切可能避免屯子里的百姓被上官分流到其他地方或者是强制编入驻防八旗。为了提高屯子百姓的生活水平,他还派人去联系黑龙江、宁古塔的商铺,让他组织商队来与屯内百姓做生意,以此来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对于西林觉罗为二十八屯百姓的所作所为,各族百姓们也是感激在心,一点也未因西林觉罗已从四十岁的壮年变成如今白发苍苍的老头而有所轻慢,平日里见了他老人家,都是远远就热情的叫唤起来。若碰上老人家兴致高要上船撒两网,百姓们也是照顾得妥妥贴贴,像对待自家长辈一样保护着他,偶尔撒了空网,捞不上鱼来,为免老人家失望,他们也会偷偷的从船仓里把捕好的鱼悄悄放到网里。总之,二十八屯的百姓感谢西林觉罗他老人家,西林觉罗也一如至往的守护着他的子民,这一切只到一支罗刹队伍的出现才结束。

    三道屯与二十八屯有一条官道连接,不宽,仅能容一辆马车单行,是当年后金军役使各族百姓修建而成的,几十年后却方便了赵强和他的关宁军沿着这条官道实施*行为。

    当赵强带着队伍出现在最外围的一个屯子,他就知道自己成功了,面前放眼望去见不到头的屯点已经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人口、财富、牛羊马匹都将成为关宁军的财产!想到有了这些“意外之财”对于关宁军的发展,赵强情不自禁朗声笑了起来。

    最先入屯的是哥萨克大队的第二中队,当他们端着火铳出现在那些屯民面前时,屯民们都惊呆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声音,全都直愣愣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些以前从未见过的人,这一场景就如时间突然停滞一般,世间万物都停止转动,诡异而又让人恐惧。

    哥萨克大队长驱直入,直到突入到最中间的一个屯子时,警报声才响起。在“咣当咣当”的锣鼓声中,西林觉罗带着他一百多个老弱残兵向着罗刹入侵者奋勇反击。闻讯而来的其他屯子的百姓也拿来着鱼叉、柴刀赶来助战。不过这支仅有三四百人的乌合之众在骑兵中队一个冲击下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