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在中东的收获(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钟可萍回答,继续说道:“希望你不要患得患失,保持一个冷静平稳的心理,承担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我的想法”

    “明白了”钟可萍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将目光转向远处的美丽风光

    ………………

    黄历等人结束了在埃及的逗留后,又应邀访问了沙特阿拉伯现在美国还未认识到与以色列的邻居为友,并不就表示成为以色列的敌人既然选择支持以色列,再向阿拉伯国家售卖武器,无疑,美国还没有那样做,也并没准备这样做这就给了黄历和南洋联邦很大的便利

    建立稳定的、低价的石油供给渠道,是黄历要达到了主要目的在沙特阿拉伯,黄历代表南洋联邦卖给了沙特阿拉伯一批飞机,还有一些其它的武器装备,并答应提供教官,帮助沙特阿拉训练飞行员而收获则是又使南洋联邦多了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石油供应来源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南洋联邦远的从中东,近的从文莱,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巨量的石油供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南洋联邦虽然也是一个石油出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从国外的购买可以将国内的石油开采进一步限制数量,作为战略储备继续让它埋藏在地下,提高南洋联邦应对风险的能力

    就在黄历满意地离开沙特阿拉伯,乘坐飞机回国的时候,赫鲁晓夫正踏上美国的土地作为缓解紧张局势的阶段,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赫鲁晓夫为期两周的导游旅行是成功的因为美国人对坏脾气的人是偏爱的,而

    赫鲁晓夫之尖锐泼辣不亚于托马斯?爱迪生和亨利?相特在对美国企业家发表的演说中,在衣阿华州农村的旅行中,在同纽约市长罗伯特?瓦格纳和洛杉矾市长诺里斯?波尔森共进午餐时,赫鲁晓夫表现得机智、自以为是和无所顾忌,但是很有人情味,而且决心同他的邻人和平相处

    在戴维营,这位于马里兰州卡托克廷山上的总统别墅,赫鲁晓夫表现得最好他没有说一句础础逼人的话,事实上,他说的几乎尽是不着边际的空泛议论他的慎重似乎就是避开对实质问题的探讨

    三天后,美苏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他们同意普遍裁军是全世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关于柏林问题的谈判应该“重开”,以便获得一项符合有关各方意见、有助于维持和平的解决办法两国还承诺:“一切重大国际问题不应诉诸武力而应通过谈判以和平方式予以解决”并确定了艾森豪威尔总统将于来年访问苏联

    报纸上在大肆宣传“戴维营精神”,一时间,它几乎象罗斯福—丘吉尔的大西洋宪章那样重要人们认为美苏关系的转折点终于来到,冷战的坚冰开始融化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