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北京之行(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几次协助,我们不断没忘,但两国之间的关系却不断无法取得突破。承认而不建交,之前是出于美国的压力,也是为了求得发展所最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现在呢,只是因为越南**共和国嘛?”

    黄历沉吟了一下,慢慢说道:“恐怕不只是北越的问题,但说得太具体也没那个必要。举个例子,我们同苏联有外交关系,从他们那里买石油,也向他们出口很多商品,以至有双方为方便旅游而制定的出入境管理措施。还有东欧的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商品也有较大的需求,人员往来和通信也在逐步放开。但贵国——当然,现在我们两国的关系也面临着突破,但这绝不是因为美国的缘故,我们有我们的考虑,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国家利益最大化,这是贵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标准。”周el说道:“从实际上看,贵国也确实实现了这样的目标。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不久前的演讲中预言,世界上很快会出现五个超级经济大国或地区,美国、西欧、苏联、南洋联邦和日本,几十年后可能是六个,也就是加上中国。”

    “预言是基本准确的。”黄历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贵国有这样的条件。”

    “但我国拒绝这样的称号,也不参与这场比赛。”周el说道:“如果这是尼克松为缓和中美关系所进行的前奏曲的话,我国不领情,会令他很失望吧!”

    “同贵国一样,在中美关系缓解这个问题上,尼克松也有国内的反对者。”黄历浅笑着注释道:“这应该是打预防针,等到了实质阶段,不致令国内产生巨大的惊愕。”

    …………

    会谈终究结束了,黄历没有任何官方身份,双方也不必公开发表什么会谈纪要和所签协议,这在某些方面来说,给会谈双方都提供了方便。

    中国方面不想显得自己急于与美国缓和关系,虽然他们没有实力单独对抗苏联。所以,对于美国人通过黄历传达的消息没有过于明确的回复,只是表示原则上同意邀请美国高层来北京会晤,具体的时间会在与南洋联邦的大使级会谈中告知。

    当然,黄历并不是全无收获,利用公款旅游,大饱了口福还在其次,中国方面初步拟定在三五年内斥资四十多亿美元从南洋联邦引进一批先进的化肥、化纤技术设备,是报答他的协助也好,是为推动中南建交也罢,这个双赢的方案令南洋联邦得到了一笔大订单。而作为新中国的第二批大规模引进,对提高中国工业的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保证动工业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历的随员及中国方面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共进了最后一次愉快的午餐,紧张的气氛一点儿也没有了。叶帅通常是没有表情的,这时脸上也浮现出笑容。并在随后去机场的路上,与黄历进行了军事方面的探讨,并对南洋联邦的军力建设感到了惊讶。

    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南洋联邦可能会拥有三支航母编队,分别负责印度洋、太平洋、本国海域的安全。要威慑的主要对象也很明确,印度和日本。黄历大概有些夸大其辞,但这确实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和他心目中的计划。

    飞机从机场起飞,目的地直指巴基斯坦。黄历在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穿越的事情并不准备长时间保密,这一来一回虽然没有同中国取得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的任何协议。但消息一旦“泄露”,印度阿三肯定会疑神疑鬼,担心南洋联邦、巴基斯坦和中国已经勾结在一起,这对遏制印度人的野心大有好处。

    “……我们不应该对中国停止援助越共抱有幻想,也无法对其政策转变的时间作出准确预估。但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继续隔绝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保持意志坚定并认真负责地执行我们的外交政策,即便是那些风险也能够设法使之转变为对我们有利。如果谨慎地加以处理,我国的新的对华政策能够对莫斯科产生较长期和对我国有利的影响……”

    黄历停下笔,这是给钟可萍总统提交的情况说明。中国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该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自己的这次“旅游“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吧?至于美国人的殷切期望,黄历不由浅笑起来,被邀访问是早晚的事情,但不管是基辛格还是尼克松,都将上演一出野蛮人屈服于中国人的巧妙奉承和不着踪迹的殷勤款待之下的好戏。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