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财政报酬(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实现了第一个目标……”

    “我已经和省委还有上面的一些人谈过了,目前的意见是,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支付万象科技20亿元的费用。”

    顿了顿,他又说道:“不过有个附加条件,这20亿元里面,至少要有10亿元拨给实验室作为科研经费。”

    林寒其实无所谓,点点头:“当然可以。”

    这几万平方公里荒漠的修复治理,万象其实没啥开销。随便给几亿就是赚大了,何况二十亿。

    至于必须拨给实验室的十亿,同样也没什么,毕竟实验室本就是公司的重要战略布局,平均算下来,实验室哪个月不得花个十亿八亿。

    花这么多钱,效果也是惊人的。

    万象实验室虽然年轻,但成长速度却十分惊人,随着各路大牛的加入,论文、专利层出不穷,万象旗下众多子公司都在实验室的技术红利中获益不菲。

    其中尤以万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风头最劲,上有国家实验室,下有公司研发部,左手大型计算中心,右手奇点研究院,还有华夏计算机科学家第一人姚其智院士坐镇。

    章士侯又说了句:“如果黄河治理真能达到你说的这种地步,多了我不敢保证,财政拿一千亿给你们还是没问题的。”

    黄河的价值何止万亿,这一千亿的报酬还真不算多。

    不过如今的林寒,对钱倒已经没有太大感觉了。在他看来,金钱不过是一种调动社会生产力的工具罢了。

    简单来说,金钱即权力。财富越多,就能对人类社会发出更强势的命令,改造世界,缔造秩序。

    走到现在的境界,林寒已经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手里掌握的一切通通都是权力的外壳,不论是财富,还是人脉……

    和章士侯谈了片刻,「陕改委」的此次考察活动也很快结束。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毛乌素沙漠上的有机垃圾越来越多,无人机也天天出动,释放一应辅助催熟的化学试剂。

    林寒当然也不断运用生物权限的能力,刺激沙漠境内的种种微生物,令这些微生物极速繁殖、降解有机垃圾,丰富土壤肥力。

    除了瑜林之外,筵安的部分黄土地同样也是此次改造行动的目标。

    荒漠的改造,当然是离不开水的。对此,林寒也没有客气,还是北上外蒙薅羊毛。

    薅完南戈壁省,薅东戈壁省。薅完东戈壁省,薅中戈壁省……反正接下来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外蒙南部的几个“戈壁省”都被林寒薅得差不多了。

    调来如此多水气,陕北荒漠的改造效果也是十分喜人的。

    经过几番酣畅淋漓的降水,再加上「陕省荒漠改造建设委员会」的改造修复,整个陕北原本茫茫一片的荒漠,如今从头绿到尾,草木极尽丰茂。

    这场景,任谁看了都不会想到,仅在一个多月之前,这片陕北土地还是荒凉、干旱的代名词。

    ……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