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雄(十三)(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样子。一名小军官终于忍不住了,上前几步抱拳行礼:“方参议,鞑子大队会来扑古北口么?俺们就这几十人,是不是要事先安排好退路?俺们丘八不要紧,生下来就顶着一个死字。马宣赞和岳副都虞侯却交代了,怎么也要保护方参议平安……鞑子大队来了,俺们怎么办?还是这样装模作样到底?”

    方腾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色有点讶异:“鞑子怎么会来?他们怎么可能想到,马宣赞和岳副都虞侯,敢以如此劣势的兵力反而在寻求和他们野战?他们要来,那是再好不过……”

    他笑着指着古北口内外地势:“打造攻具,爬过这烂泥潭一般的谷道,就要几天的日子。爬城再扔几百条命。我们后路却是自由,说走就能走,给咱们这些时间,谁知道会有什么变故?你们且把心放下,跟着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汴梁书生,却是最安全的所在……”

    方腾说着说着,脸上那点笑意渐渐的淡去,向四下的莽莽群山看去,神色也渐渐的肃然了起来:“……在拼力拖延时间的,不是虚张声势的我们,而是领寥寥数十壮士出征,准备在此山间小径和鞑子血战的马宣赞和岳副都虞侯!此次北来,已经不是枉费,还是看到了大宋有如许多的好男儿!”

    那小军官也随着方腾的目光愣愣的扫向四周,不自觉的也想起了天刚薄暮,那些跟随着马扩岳飞沉默出发的袍泽。他忍不住喃喃自语:“……他们回得来么?马宣赞和岳虞侯,能挡住鞑子么?俺们在这里死守血战,别人会知道么?援军会来么?”

    几个问题从这小军官口中问出,进士出身的方腾竟然一个也回答不上来。他容色沉静,向北看看,再向南看看。苦笑道:“我怎么知道?能救此时局的,不是我,也不是马宣赞,更不是岳副都虞侯……不过我只能说一句,我们在这里死战,哪怕与此长城同殉,千载之后,仍然有人记得咱们!”

    那小军官愣愣的想了一想,肃然行了一礼:“俺就怕别人记不得!听说此次北来,马宣赞和岳副都虞侯和萧宣赞闹了好大生分。俺们这些弟兄就是怕咱们卖了力,反而得不到功。家人子弟都在大宋,到时候连抚恤都没有!方参议是大学问的人,更是进士,那是文曲星一流,和俺们丘八天差地远……您都能在此,俺们还有什么不能的?卖命本来就是本份……您说了官家和大宋不会忘了俺们出力,俺们也就放心多了……请方参议放心,真到了最后,怎么也要保住方参议一条性命出来,回汴梁跟官家说,俺们到底是如何死战在此的!”

    方腾终于动容。

    他是士大夫之后,自小以聪慧闻名于汴梁。后来因为家世的原因,入了老公相那一党。大宋早已千疮百孔,可党争却未稍停。国事正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可聪明人都知道难以为续。不论那处,光鲜下面剩下的全都是糜烂。自己虽然在沉浮于汴梁风云之间,看到这么多大人先生,名臣贵戚,却在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争斗不休。

    聪慧如他,早已心灰意冷到了极处。说他对童贯有多少家仇,也实在是谈不上。此次自告奋勇,入老种军中为一参议,随时回报北伐大军动向,并伺机找童贯的麻烦。也实在是因为在汴梁郁郁,看在这大宋以雄健闻名数十年的西军当中,能不能找到了一点新鲜气象。

    可是西军上下,其间勾心斗角处,不见得弱于汴梁的士大夫们。西军诸位相公,各有所托。老种小种不忿童贯要削弱他们对西军的掌控,投靠老公相一脉,处处和童贯做对。刘延庆等又想借童贯势力掌握西军。双方互相掣肘,结果就导致了白沟河那场惨败。

    眼见得不论是汴梁还是西军当中,凡是正当其位者都是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浑然不知大厦将倾。方腾除了书空咄咄,还能做什么?不止一次,他都浩然有归志。回到汴梁,不闻不问,就诗酒终老也罢。要是天崩地陷了,无非就是与宋同殉。

    正心灰意冷到了极处的时候,却彗星般崛起了一个萧言!他没派系,没牵绊。能厮杀,能拼命。偏偏又不是一介莽夫之流,时局判断极准,风色也看得极好。文武兼资。一举立下了如此奇功,几乎是以一人之力,重新鼓起了军心士气,让复燕之局,突然柳暗花明!

    方腾好奇的关注着这一切,他本来以为注定是一场笑话甚至将是以一场惨剧收场的复燕战事,就这样因为一个人的横空出世而改变。那么这个创造了奇迹的萧言,又能不能改变大宋这场死局呢?

    他也知道,他对萧言这种期望,等于是场笑话。大宋眼下局面,比复燕战事的乱局复杂了不知道是不是超过百倍。而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有的因已经种下数十年之久。而大宋士大夫,又是大宋当中地位最高,也拥有最为庞大势力的一个团体。萧言也许天纵奇才,能撬动复燕战局,可是在大宋文官集团面前,仍然比一只小蚂蚁都不如!

    可是,他就是想看看,到底是时势早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引领了时势?

    萧言只是靠自己就做到了这一切么?

    到了此刻,他似乎恍然才有点明白。萧言不过是做了正确的事情罢了。所以马扩和岳飞这样的豪杰之士,才为他拼死而战。而大宋西军这些健儿,同样毫不吝惜他们的牺牲。在其他一心想着内斗的将领手下,他们却显得毫无斗志。

    为此家,此国。还是有男儿将自己性命,看得无足轻重的。

    只不过是因为如此大宋,这几十年来,当道诸公,就没有做过一件的对的事情而已!

    也许萧言不会来援助他们。毕竟现在高梁河那里,是刘延庆节制全军。而刘延庆只会秉承童贯之命,先要的是燕京。萧言也要为自己将来身家地位考虑……毕竟他已经不是才投宋时候那样赤脚不怕穿鞋的了……可是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自己心中郁郁,已经尽去,只觉得心安理得到了极处。

    萧言若能抛开一切顾虑,不顾将来后果而来,只为全此河山。那么他方腾,将竭尽自己将来能力,帮萧言稳固住在大宋的地位!

    如果他不来,那么自己不过就是殉了此汉家长城而已。比起苟活下来诗酒佯狂,郁郁几十年,还有什么舍不下的?

    远望群山,在这山间,也许马扩和岳飞,正在血战!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