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什么,这天杀的狗贼居然要投鞑子?真是该死!!”

    杨御藩听到这话,当即便是怒不可遏,‘噌’地抽出钢刀,下一刻却不知要干什么,这个贼人没有在自己眼前,不然定要让他血溅当场。

    自己父亲杨肇基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余年,直到五十一岁死在军中,就是为朝廷南剿群贼,北御建虏,就连当今皇帝都为之悲恸。

    可是如今,这陈洪范干了这么多缺德的事儿,陛下只撤他的职已经是天恩浩荡,如今他却要造反投降建虏,以怨报德,是可忍孰不可忍!

    “传本将军令,拔营入城,先将城内余贼剿净,待本将驰报朝廷听候圣意!”

    杨御藩心有当场冲到蓬莱与陈洪范对峙的想法,可一想起父亲多年教诲,他还是忍住了,下达了此时最为有利的命令。

    杨可乐与诸将将命令飞速下达,杨部官兵的动作也很熟练,似乎是经常操练的原因,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千人的兵马便是将营寨收拾的干干净净,直接进驻胶州城内。

    同哨骑打探到的消息如出一辙,此时的胶州城内,真可谓是人迹罕至。

    原本的胶州城因地势偏远,不仅经济等方面比不上那些运河途经的得天独厚之地,人口在山东各州城之中也属低等。

    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发动第一次登莱兵乱。

    经过那次兵乱,朝廷在登莱两府的官军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各处城镇饱受劫掠,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直到如今也还没有恢复。

    十三年后,小小的登莱两府再次爆发登莱兵乱,这次的主角不是孔有德、耿仲明几人,却是长期屯驻于此的登莱总兵陈洪范。

    再次遭受乱兵和盐丁劫掠的胶州城,在杨御藩率部下抵达的时候,除满地尸骨及少数幸存的孤寡之人以外已是再无任何生机。

    胶州城内死气沉沉的一片,就连暂时驻守在此的杨部官兵们都是浑身不舒服,满城尸体堵塞住各种路口,足足清理三日多才是完成,足见先前此地的惨烈。

    见识到各种惨象的杨御藩夜不能寐,无论部下怎么劝,一直都坚持这是自己来迟之过,不然城中百姓定然不会遭受此等劫难。

    在入城之后的第四日晚,一名骑兵带着杨御藩自陈罪状的请罪书和报告情况的折子自北门疾驰而出,直奔京师而去。

    ......

    中原一代战事激烈,山东平乱事宜又添新祸,然而此时的北京城内却是喜庆样样一片,为什么呢,崇祯皇帝的第八个儿子要迫不及待的降临人世了。

    这是崇祯皇帝名义上的第八个儿子,但却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个儿子,早在周皇后怀孕的时候,崇祯皇帝便是欣喜不已,决定在心中将此八子当成皇嫡长子来培养。

    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八个儿子,活到现在的只有三个。

    怀隐王朱慈烜,原是崇祯皇帝嫡次子,生母亦为周皇后,崇祯二年年末出生,不久即夭折,次年被追谥为怀隐王,葬于翠微山。

    悼灵王朱慈焕,崇祯皇帝庶子,生母为田贵妃,年仅5岁即早夭,死后被追谥为悼灵王,这个儿子可是大有说头。

    提朱慈焕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会一脸迷茫,但若说“朱三太子”这四个字,那可就是大名鼎鼎了。

    后世无数的武侠小说中都对这所谓的朱三太子有提及,民间也有不少传说,而且越传越邪乎,其中关于鞑清之中反清复明人士用“朱三太子”当旗号的事反倒成了比较可信的。

    当然,后世的崇祯皇帝也看小说,还挺喜欢看武侠,所以这些事儿也还特意去查过,据说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