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业帝国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近两天,朝廷关于税收的决议,还是没能过得了崇祯皇帝这一关。

    群臣早该料到,崇祯皇帝看了内阁与六部的折子以后,开始还不断点头,可后来却越来越不对劲,连珠炮似的加了一大堆税。

    不少人听了都笑了,前面还说废除苛捐杂税,自己不知又加了多少种杂税,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其实不然,听这些税的名字你就能听得出来,全是针对地主、富户和商人的税,干脆就叫了地主税和财主税,这名字叫的。

    不过话说回来,听了这名字老百姓可是高兴一场,全是兴高采烈的奔走相告,朝廷要对地主收税了,还一下子要收这么多!

    地主税和财主税施行下去的时候,在新成立的税务局总领之下,朝廷每一天都在中止各种苛捐杂税,什么鸡鸭猪鹅鱼虫虾,能找见的全都给废了个干净。

    起初崇祯还想着要不要查一查再说,那天在暖阁忽然就开了窍,想想还是全废了的好。

    这些税收不收实际上对自己没屁点的影响,反正最后一毛钱都到不了自己手里,更搞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

    崇祯要是穿之前就知道自己要穿,那肯定要好好学学税收制度方面的知识,可这厮关键是对这方面压根没什么了解,直接全废了来的简单粗暴一些。

    满朝文武和富人阶层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可炸不炸的现在对崇祯也没什么影响,反正也闹不起来,前后多少人看着。

    还当现在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崇祯十七年?现在是崇祯二十年了!

    建奴眼看着要不行了,蒙古各部都称臣了,军政大权也在朕手上,朝廷上是说一不二,你拿什么和朕斗?

    只要你敢跳出来,有一个算一个朕保管把你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现在崇祯是不怕人多就怕人少,处置的越多,后续也就越稳定!

    崇祯是不可能光处置的,处置的同时,那定然也是要挑一些老实的扶正上去,这对朝廷有帮助,要是他也不老实,家产充公来一波再扶上去一个,反正不缺人。

    ......

    山西太原府太谷县,曹氏商号。

    “老爷不好了,老爷不好了!”商号掌柜的颤颤巍巍跑向后院,在这里正有一个中年人和不少曹家人在热热闹闹的吃饭。

    曹三喜面上挂着短小精悍的八字胡,身上穿着紫黄色绸袍,就是他帽沿上镶缀的那块璞玉,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本来面带笑容的曹三喜,听见这脚步声脸色一下就拉了下去,周围较为融洽的氛围一下子消失不见。

    曹三喜坐南朝北,另一位中年妇人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此时就坐在他的身侧,见到字号掌柜的一副害怕模样,也是微拧蛾眉,道:

    “老爷怎么不好了,八伯,你可不要多说。”

    这老人是曹家人,排行第八,由于深谙经商之道这才被曹三喜看中,成为如今曹氏在太谷乃至整个山西字号的头人。

    曹氏在崇祯十四年的时候,就是关外最大的商户,崇祯十五年曹三喜回到关内设立分号,十七年五省总督陈奇瑜收复太原。

    当时的太原城久经战火,被流贼和官军你争我夺,早已不复当年繁华,许多商人都不肯去设立分号,曹三喜去了,而且还是跑着去的。

    事实证明,曹三喜又一次对了。

    陈奇瑜收复太原以后,官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