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势已去,闯王南逃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死路一条”李过喃喃几句,他何尝又是个怕死之人,只不过为了这些老营的身家性命,再顽抗下去,便是害了他们。

    他李过烂命一条,死不足惜,倒是这些老营。

    一旦官军继续进攻,他们十有都要死在这里,就算没有死的,也绝不会被放任活着。

    “要我归顺可以,但你要答应我几个条件。”

    崇祯皇帝没想到这货居然真能投降,心里有些惊喜,不过面上仍是那副波澜无惊的样,淡淡道:

    “你且说给朕听听。”

    “第一,李自成与我有大恩,我不忍伤他,陕西内的战事我不能参与;第二,归顺以后,这些老营的身家性命,你不能危害;第三,要保证我家人的安危。”

    “没了?”

    “就这些。”

    崇祯皇帝有些吃惊,这里边除了最后一条,其它都和李过没什么关系,按理来说,投降的不都得胡天海地的提一些要求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倒也附和历史上李过的性格。

    “你这三条,朕都准了,这下可以让火器营的人下来了?”崇祯皇帝后半句,显然注意力在城头被老营控制的那些火器兵身上。

    “放他们下去。”

    谈拢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谁也没想到,鏖战多日的潼关,城下躺了无数双方兵将的尸体,最终居然会是这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

    刘汝魁、李过都投降了,李来亨也没什么好说,在后者的亲自劝说下,也十分不情愿的,约法三章的选择归顺朝廷。

    不过李来亨和李过一样,都没提什么过分要求。

    他们接受和刘汝魁、蔺养成他们一样的处置方式,让老营分散各地,该务农的务农,该入伍的入伍,此后不再逆首。

    但除此之外,他们也要崇祯保证,不会因前罪而伤及他们和家人的性命,这些老营本是朝廷的重点剿灭对象,这个决定,崇祯也考虑了很久。

    不过最后,他还是答应了。

    实际上,还剩下这些老营加在一起,不过也就一万多人,聚在一起还可能生事,但分散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中去,几乎很难再出什么乱子。

    战争持续了这么多年,死伤的人太多了,很多都是血性汉子,他们不该就这样死在这里,在安稳的基础上,能少死一个是一个吧。

    在这之后的很多天,潼关内外都忙于关城的重建和战后尸体的处理上。

    崇祯皇帝将接下来在陕西的战策交给堵胤锡召集众将去讨论,自己初来乍到,不能瞎指挥影响到占据,管管重建关城和其它事儿就行了。

    在关内忙于维持稳定的时候,崇祯皇帝御驾亲征,迫降刘汝魁、李过、李来亨等闯将,收复潼关的消息,却风一样的传遍了整个陕西。

    基本上,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感觉不是和堵胤锡有关,却是崇祯皇帝文韬武略,策定大功,云云此类。

    当然,崇祯御驾亲征也有这原因,李自成眼瞅着要被灭了,自己还在京师待着,那岂不和朕一点关系没有了。

    难道日后要史书这么记载,崇祯大帝待京师啥事没干,堵胤锡一个人把李自成给摆平了?

    这怎么行!

    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