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英使陛见(3)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145节 英使陛见(3)

    关于领事馆的选址、建设、人员的补充,中英双方没有很多的障碍,大清朝许诺:在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大清门外棋盘大街不远处的翰林院一角,一处名为东交民巷所在之地,作为大英国驻清国领事馆的新址,一切英国领事馆之官员,随从,家属等人居住在内,大清国任何人等不经事先通传、英方安排,不得入内——这些都是国际关系中的惯例,也毋庸多言。

    双方会商是在紫禁城中的内阁值屋,每一天几个高鼻窝眼的洋人出入宫禁,弄得朝堂留守大臣人人侧目,不过与英人会商之事本来就是皇帝钦点奕訢为全权代表,随同的人也只有孙瑞珍、李鸿章、宝鋆、还有一个负责通译的孙以文,其他人是断不能从旁打听的,只得是强自忍耐,只盼着会商赶快结束,让这些夷人早早的迁地为良。

    听到中方把自己的要求说完,伯明翰楞了一下:“牛痘之术在敝国本已经成熟并经我过首相以诏令的形式在全国推广使用,也确实是治疗天花之疾的良方。只是,不知道贵国皇帝是如何知道的?”

    “这个嘛,我大皇帝陛下天亶聪明,更加是熟通天下大事,区区牛痘一物,又有何难知?”

    伯明翰点头,他说:“鄙人原则上同意贵国皇帝所请,只是,牛痘的接种和治疗,本身也需要甚多的专业人士从旁协助,这些人,请原谅我会怀疑到贵国的医疗水平,只是,我国医疗之法与贵国不同,针刀皆为常物,诊治之时破皮流血也并非仅见,其中关碍甚大,还请殿下奏明大皇帝陛下,以为知会。”

    在坐的几个人大约都通一些医术,不过中华数千年传承而下,医家四决,全在口目之间,便是有针灸之术,也不过是起从旁辅助之功,听孙以文言之凿凿,把对方的话转述一遍,听到其中竟然会有动刀割肉之举,不免心中略有惊惶。

    李鸿章想了想,在旁边进言:“王爷,莫不是忘记了三国故事了吗?”

    “啊!”一句话给奕訢提了醒,三国中有关圣公刮骨疗毒故事,自己怎么给忘记了?当下点头一笑:“本王明白了,会将贵使的话转奏我国皇帝陛下,一切,就等皇上圣躬而断吧。”

    “接下来,还有一件事是要请求贵国政府郑重对待的,便是广东入城之事。”

    奕訢把伯明翰的话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