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 狂悖大作(1)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79节 狂悖大作(1)

    肃顺离了热河,一路冒着风雪赶回***,先回府料理一番,然后换上公服,乘轿到了下池胡同的杜府。

    门下人得报,赶忙告诉了正在父亲病床前伺候汤药的杜翰,杜翰不敢怠慢,让下人开中门,将肃顺迎了进来,他也不多客气,劈头就问:“继园兄,老人家的身体可好些了吗?”

    “多谢肃大人垂问,太医院薛大人昨个儿刚刚来过,”

    “薛宝善怎么说?”

    杜翰黯然摇头,“薛大人开了药,给老爷服下,却……”

    “怎么了?”

    “薛大人和我说,开药方也不过是略尽人事,左右拖日子而已。”

    肃顺也陪着嗟叹几声,他说:“我这一次来,是奉皇命,有几句话想对杜大人说的。”他说;“继园,请引路。”

    “喔,是,是。”杜翰在前面引路,带着肃顺到了病榻前,杜受田已经不大认识人了,若不是胸膛仍是微见起伏,只以为是一具尸体,杜翰到了老父身前,呼唤了几声:“爹,爹!肃大人来了。爹!肃大人来探望您了。”

    杜受田勉力睁开眼睛,带着问讯的口吻说,“哪一位肃大人?”

    “内务府肃顺肃大人,从热河来探望您老人家来了。”

    “喔?可是有皇命?”杜受田张开嘴巴,突然说,“容我起身接旨。”

    “啊,不。”肃顺上前一步,伸手虚按:“老中堂,皇上只是让我给您带几句话,让您不需劳动,只是躺着听听就可以了。”

    杜受田苦笑了一下,“皇上挂念老臣,老夫更加不敢恃宠而骄,翰儿,扶我起来。”

    肃顺百般解劝,杜受田只是不听,终于还是让人在床边备下了毡条,由两个儿子架着在地上跪倒请了圣安,方才作罢:“老中堂,皇上让我说……”

    听他把皇上的口谕宣讲一遍,杜受田再一次跪倒谢恩:“老臣带阖府上下,诚惶诚恐叩谢皇上恩典。”

    这一次肃顺上前去,把他搀扶了起来:“老人家,我刚才来的时候,和杜世兄谈过,您的病不要紧的。只要安心静养,待到天气转暖,一定会大见起色,到时候,皇上也回銮了,君臣相见,万千之喜,岂不是快美之极?”

    杜受田笑着摇摇头,神情中一派倦于听闻这等无关痛痒的语句的意思,“多承肃大人善颂善祷,老夫的病,怕是拖不过去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能够有皇上如此顾念挂怀,老臣便是死了,也当感念圣恩于地下。”

    肃顺自然还是要劝解几句,正在说着,门下人来报:“恭亲王过府探病。”

    杜翰和肃顺迎到门口,恭亲王的轿子已经抬到了二堂门下,奕䜣弯腰钻出,一眼看见肃顺:“你也来了?皇上有什么话要吩咐吗?”

    “是。奴才给王爷请安。”先行了礼,肃顺站起来说:“皇上有几句话命奴才转给杜中堂,让老人家安心养病,等到明年春天回銮之后,再和大人长相盘桓。”

    “哦。”奕䜣答应着,举步入内,口中问杜翰:“用过药之后,老人家的身体可好些了吗?”

    “是。多承王爷垂问,家父的身体比之昨天好一些了。”

    “总算薛宝善肯于用心办差。”奕䜣说:“杜师傅不但是皇上的老师,也是本王的老师,老人家患病,本王也日夜牵挂。有什么需用的,继园,不用客气,只管开口。”

    “是是是,多谢王爷。”

    从杜府出来,奕䜣把肃顺叫住了:“肃顺,你从行在过来,皇上的身体可还好吗?”

    “是。皇上龙体康健得很。”

    “我听人家说,你前些日子做了一件大事?”

    肃顺想了想说:“奴才不知道王爷说的是什么大事?”

    “尤佳氏,是你进献给皇上的吧?”奕䜣不和他绕圈子,盯着他圆润的脸色问道:“皇上本年年中的时候圣躬抱恙,***劳国事之外,正该安心静养,你弄一个汉家女子献宠于前……”事关天子,有些话不能是臣下能够出口的,奕䜣追问道:“可是有的?”

    “回王爷的话,奴才万万不敢不以皇上龙体为重,进献汉家女子以为邀宠,只是皇上前几日驾临奴才府中,龙目见喜,相中了奴才府中用来服侍的丫头,特意降恩旨,选入宫中,其他的,奴才不敢打听。”

    “你别拿我糟改了。”奕䜣难得的用上了民间百姓的说话,略带呵斥的语气,“肃顺,你是皇上身边的人,皇上又宠着你,你就更加应该认真办差,少弄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皇上身兼四海,关系至重,你明白吗?”

    “多承王爷教诲,奴才都记下了。”肃顺自然奉命唯谨,他说:“奴才在皇上身边,旁的不敢大言,只有忠心二字,可对日月。”

    “那就好。”奕䜣是总署衙门的领班大臣,公事上是管不到肃顺的,只能以主子的身份劝慰他几句,要言不烦的说了几声,自顾自钻进轿子,一路抬着出去了。

    肃顺是在皇上面前很得用的人,好不容易回京一趟,又是赶在年下,来自各省的折差送来的年节供奉数不胜数,他也懒得回家应对这些自呈忠悃的各地信差,转而命轿夫抬着轿子直奔郑亲王府——端华和载垣给皇上下旨,关在宗人府高墙内六个月,那是今年七月间的事情,眼下到了年底,府里的的光景不知道如何了?

    郑亲王府也算是他的半个家,门下人不用通报,大开中门将轿子迎了进来,见面先请了个双安,很‘边式’的样子:“给六爷请安。”

    “起来吧。福晋可在家吗?”

    “在家,”下人贴近了一点,低声说道:“六爷来得正好,福晋正在和少夫人掉眼泪呢!可巧,六爷就到了,快点进去劝劝吧。”

    “怎么了?”肃顺隐隐约约听见二堂内有哭声,赶忙又追了一句:“是谁在哭?”

    “还不是为了少爷的事情?”府里的下人对肃顺说了一番,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自从年中皇帝为张记皇木厂和内务府上下勾结,徇私舞弊之事发作以来,特为降旨都察院,会同刑部,严办张利剑。于是刑部派出司员,会同巡城御史咨照顺天府,转饬宛平县衙门派差役抓人,而张利剑确具手段,差役不敢得罪,到他家中将他好好‘请’到‘班房’,直到都察院来了‘寄押’的公文,方始将他收监。

    就是这样,也已经轰动九城,不知多少人拍掌称快,同时张利剑的劣迹,也在街谈巷议中不断透露出来。原来皇木厂不远处有一家九开间的门面,是朝廷拨给下来,用作贫民义院的地基,也给张利剑强行占了去。有一个御史据实陈奏,奏旨交都察院并案,确切查明。

    张利剑是注定要倒霉了,但清流以为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心郁积,不但未能疏导,反添不满。所以另外又有人上折子,针对端华,载垣、赵双山、刁清源,长宏一干人等发难,事由是:‘身为亲王大臣,结交匪类,’请皇上下旨,让几个人‘据实直陈’。

    当初阎敬銘的折子呈上之后,皇帝大为恼怒,下了一道措辞很严厉的上谕:‘赵双山之流身为大臣,于奉旨询问之事,岂容稍有隐匿,自取衍尤?此次阎敬銘所奏各节,着该员据实复奏,不准一字捏饰,如敢回护前奏,稍涉欺蒙,别经发觉,决不宽贷。以上各节,并着都察院堂官,归入前案,会同刑部,将张利剑严切讯究。’

    这一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