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触即发(4)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欧洲真的宣战了!”

    在远东,数万里外的北京,一直都在紧盯着欧洲的一群人几乎都能只比欧洲稍晚半天最多一天,拿到有关欧洲的最新情报。《》()

    最近一个月对于李汉来说可真是辛苦,他这位大总统家事国事都要问,忙得跟着陀螺一样,停都停不下来!

    跟女孩之间迟到了半年多的婚礼在只有极少数政府高层跟在京外交官的掌声中总算是完成了。对于那个女人他辜负了她太多,让她等了太久,也没能得到一场举国关注的盛大婚礼。一方面女孩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以身作则,不叫外人找到借口指责他削减政府公费,结果整个婚礼只花去了七千多元,除了调用了一队陆军部麾下的仪仗队外,所有费用全部都是以他个人的名义支出。这些在国外是很常见的举措,但是在国内却还是头一遭,倒也为他又赚了一些威望。

    虽然委屈了女孩,不过安妥了家事之后,他便一心投入了国事、军政之中,忙得不可开交。

    陆征祥坐在总统对面位子上,面上微微有些拘谨。

    “大总统,英人、德人都在催促咱们表态,您说我们该做如何态度?”

    “徐国务那边的意见呢?”

    总统府刚刚送走了最近脾气越来越大的陆军部段总长,因为谈了一些惹他不满的话题,总统现在明显心情不是很好。

    他的外交总长有些迟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的问题。陆征祥是知道大总统亲德立场的,甚至最近就算一月前传来可能爆发欧洲大战的风声,依旧毫不转变自己的立场。最近政府在跟德国谈判收获胶州湾已经转交他来负责了,若非总统跟德国之间有些外人不足道的关系,如何能够说动德人提前数十年将从前清手里抢走的胶州湾收回。

    可是,国务总理徐世昌却是不折不扣的亲英派。

    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了,大总统不可能不知道徐世昌的倾向,当下老实回答,“徐国务更倾向于向英国靠拢,最近他正在同英国协商,有加入协约国的打算!”

    徐世昌越过外交部直接跟英国会商令陆征祥十分不满,尽管他从未表现出来,但说话的时候眉头都皱起来了。

    “英国!呵呵...”

    陆征祥似乎听到总统的嗤笑声,果然见总统停了笔脸上尽是冷笑,“英国...徐国务老糊涂了,自近代来对我中国造成损失最大的四个国家,英国居首、俄人第二、日本第三、法国第四,尽皆都是协约国,与他相交作甚?英人在南方扶持冯国璋,想在地方扶持一股势力对抗我中央。若非冯国璋至今尚未敢有动作,国防军早就拿下了南京城,要了他冯国璋的颈上首级了。英国人把持我国关税不愿松口,背地里阴谋诡计从出不穷,这样的国家说是盟友更是敌人,断不可信!”

    伸了个懒腰站起来,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在旁边的墙上一张自制挂历上的31日上画了个圈。

    “子欣啊,跟德国人有关胶州湾的谈判谈得如何了?”

    一提到‘胶州湾’,陆征祥也跟着兴奋起来了,他也起了身,走到总统身边候着,道:“只差最后一些还没谈妥,我今天过来便是要跟大总统汇报有关胶州湾的谈判。欧洲对于我中国而言真乃机会,德人恐慌一旦开战,青岛将失去同德国之间的联系,所以底气本来已是不足。只是德人要求我政府支付部分现款补偿其损失,因为数额不小,外交部不敢答应!”

    “补偿?”

    这倒是蛮符合洋人的个性的,心里哼了一声,总统询问:“德国要多少?”

    “5000万!”

    “荒谬...”

    李汉吓了一跳,德国人的黑心吓了他一跳,尽管他知道青岛的确值这个价钱,德人自占领后投入巨资修建,光是岸防那数百门重炮,价值便不下两三千万马克,更别说还有一处深水良港了!但青岛毕竟是中国的地方,一想到这里他心里便有气,不愿掏一分钱。

    “...是美元!”陆征祥声音低了许多,“德人提议政府只需要补偿支付五千万美元,便将青岛移交我国,包括所有军事要塞等。而且,为了照顾我国财政,德国那边的意思,可以将它拆借进铁路公债中,可做十年债务,十年后再做偿还!”

    “立刻停止跟德国人之间的谈判!”总统冷哼一声斩钉截铁,“外交部以中华民国的身份跟英国接触,你去跟英国人谈,一亿英镑的十五年无抵押贷款加移交江海关所有权利,我们中国放弃宣布中立,站在协约国这一边!”

    跟德国人之间的口头承诺算什么,盟友就是拿出来卖的,意大利就是中国的好榜样。之所以跟德国之间维持着良好关系,就是为了能和平收回青岛跟继承德国人在山东的特权。看来现在欧洲才刚宣战之始,德国国内明显还没感觉到压力,否则也不会出现这么痛宰中国的条件了。

    陆征祥闻言一愣,“英国人断不可能接受这条件!”

    他话才刚落下,突然幡然醒悟,大总统这并不是跟德国人之间真正闹翻了,而是向德国施压。否则,他断不会向英国要求提供一亿英镑的十五年无抵押贷款,先不提英人能不能拿出这么一笔巨额贷款,以英国人一贯的斤斤计较,怎么可能不趁机勒索更多特权。而且江海关在英人看来是掣肘中国一道枷锁,英人不但每年可通过控制江海关影响中国金融跟经济,变相的控制了这个国家部分,如何舍得放弃。

    “不要英国人答应,只要让各国看到我们的态度。外交部起草好的中立国书先压下,等局势明朗一些我再通知外交部发布吧。欧洲是欧洲人的事情,欧洲列强每一个好东西,在我中国烧杀掠夺这么些年,做的孽已经竹简难书,最好一场大仗把整个欧洲都打烂了才好,如此我中华才有出头之日...”

    “咳咳...”他的外交总长咳嗽一声,示意他说了些不该说的话了。

    李汉很快反应了过来,虽然不用怕什么隔墙有耳,但身为政客,就算是对列强恨得咬牙切齿,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挂在表面的,谁叫人家强大民国羸弱。

    “徐国务那边你就不需要过问了,无论加入同盟国还是亲近协约国,都不是我国最好的选择。在东边海上,我们还有一个恶邻时时刻刻都在对我中华虎视眈眈,学习美国保持中立才是立国之本!”

    “是!”

    陆征祥也是赞同恪守中立的,他虽不像总统一样那么担心日本的觊觎,但总归还是知道民国现在百废待兴,最需要的便是和平跟时间。

    汇报完了最新的外交动向,陆征祥很快便离开了。屋内只留下一人**站立好一阵,才慢慢走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

    “算一算时间,日本那边也该差不多了吧...”

    抽屉声响起,一封盖着调查局血红色四星机密印章的文件露出了一角。

    进入九月之后的第三天,随着南中国海上一个热带增强为台风,并自浙江杭州湾登陆几乎一路朝北刮来。尽管台风过了河南威力已经没有什么威力了,然而它所带来的丰富水汽还是令京畿地区下起了雨。

    “下来了,这一场雨可来的真是及时,京畿附近的土地旱情得到了缓解,明年的农业收成肯定要比今年稍好一些。”

    迎着雨,一辆正在行进的马车中传来一声有些生硬的低吟,“听说安徽、江苏都遭了洪灾,也好...北京的那位,又要头痛一阵子了!”

    尽管天才刚刚过了下午三点,也快黑了,但天上阴阴沉沉的尽是雨云,在雨中这视线也模糊起来,在路上行驶的车辆也不得不降低了速度。

    一辆打着外交徽记的四轮马车在这北京南郊的田野上飞驰,纵然视线不佳,但是这辆马车的速度仍未放缓,那坐在驾驶位上的车夫时不时的在雨幕中挥响鞭子,催促着那几匹一看便不是凡种的高头大马加快速度,继续向北前进。

    近代来脚下这个国家的衰弱,令中央、政权呀拿不出太多的钱来修路,哪怕只是京畿附近,也只有有限的几条官道,才会稍微平坦一些。而这里明显只是一条乡间的土路,一旦下雨,路上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将马车陷在泥里,动弹不得。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这名车夫为什么如此心急了。谁也不想在这种天气里冒着从中午开始就没减少一点的倾盆大雨推车。所以,趁着雨水还没将地面上的一层砂石子全部冲走变得十分泥泞,还是赶紧赶到目的地。

    不用问了,这辆马车的目的地似乎是北京,而且从那插在马车后头的膏药旗来看,这辆马车显然属于日本驻华使馆,至于到底是属于北京的公使馆,还是属于天津领事馆,却不容易辨别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辆马车显然是往北京赶去的。

    马车里只有一名乘客,名叫寺内寿一,他确实是从天津过来的,至于为什么不乘火车,这主要是为了赶时间。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