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一国两制与改土归流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而在那边跪着的王姓将军则有些杯具,自从李建成进来将吐谷浑投诚的事一说,李渊似乎就已经将他给遗忘了。([] .)

    当然,他也应该庆幸,毕竟秦王李世民可是一直陪他跪着,而且还有一个日后鼎鼎大名的将领苏定方陪伴,他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呵呵!”

    正在李渊和一众大臣苦恼之时,一道轻微的笑声响起,若不是在这寂静的大殿之上,或许想听到还真的有些难度。

    李渊和一众大臣目光扫去,却是站在前方的裴寂所发出。

    “裴大人,不知因何事发笑?”

    李渊淡淡的询问到,裴寂乃是跟随他多年的老臣子了,知晓轻重。所以,这道笑声必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启禀陛下,微臣只是想大家苦思无策,却不想有人心中早有定计。”

    裴寂站出来,恭敬的回答了一句,随后又站回他的位置之上。只不过,说话的时候却是朝着某人瞥了一眼。

    “哈哈!”

    顺着裴寂的目光望去,李渊当即大声的笑了出来,心情似乎不错。他心中责怪自己糊涂,一个现成的人在那,还想那么多干什么。

    而裴寂目光看向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殿下李建成。

    此时这厮脸上平淡无波,但是心中却是惦记起裴寂来了。先前就因为这家伙事多,害的自己膝盖受累两次。

    虽然他不知道第一次是不是裴寂喊的,但是也算到他头上去了。

    这一次。更是明目张胆的把自己给推出来,即使他确实已经有了定计,也有拿出来的想法,但是此时裴寂正让他不算,自然有什么罪都往他头上砸去。

    裴寂要是知道他做的事让李建成给惦记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不,裴寂此时就感觉自己背后一阵发冷。好像谁在背后偷偷的谋算他。

    “成儿,既然裴大人举荐你了。那就不要藏着掖着,把你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让朕和大臣们好好参详、参详。”

    李渊心情大好之下,把家中所用称呼都用了出来。

    魏征这古板的家伙见到这不符合礼仪的事,当下就又要站出来劝谏。还好。站在他身后的马周果断的拉住他。现在陛下和众大臣都在兴奋之中,你这样跳出去给大家泼冷水,就算你是太子殿下举荐的,也讨不了好。若是一个不慎,搞不好还连累了李建成。

    然而,魏征就是魏征,直性子就是他的代名词,见到这个不符合礼仪的事,仿佛在他眼中放了一粒沙子,挣开马周的手。果断的站出来。

    “陛下,朝堂之上,切记礼仪乎!”

    魏征话一出,大殿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许多大臣心想,你魏征是太子殿下举荐的。在他们这些大臣面前牛气一点也就算了,如今竟然敢去破坏陛下的好心情,这不是找死?

    难道陛下还怕太子来着?

    而一些如魏征交好的,如秦叔宝,徐茂功,王伯当等人都是一脸的忧虑之色。他们也了解。在这欢庆的时刻跳出来说这一句,确实有些不智。

    不过,像他们这类人,行事讲究义气。虽然看起来与江湖草莽类似,但是,却显得更加有人情味,让人心慕之。

    因此,他们决定,一旦陛下发怒,他们拼着丢官去命也要站出来,为的就是兄弟间的义气。

    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望向了李渊,自从听了伏骞带来的消息之后一直保持着笑脸,不知接下来他会有什么反应?

    “哈哈,魏大人所言极是,此乃朕之过也!”

    在众多人注视之下,李渊大笑着说了一句话。他这话让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失望,还有的人心情激昂…

    在众多大臣高山仰止的目光下,魏征魏大神一脸淡然的站回自己的位置。

    一些有识之士则想,不愧是与李建成为父子的李渊。两人的意识,大气确实非比古往帝皇能比。

    想到这,他们也心情激昂起来。有如此帝皇,大唐帝国想不繁荣昌盛也难,一统天下更是指日可待。成就强盛大唐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此开明的皇帝和接任者,必定会在天下留下一笔。

    而用有些私心的话来说,李渊和李建成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笔,那他们这些辅佐之臣,说不得也跟着沾点光。

    然而,紧随其后的馅饼,更是将众人砸晕了。

    “魏大人直言敢谏,乃国之柱梁。朕决定,擢升魏征五品御史,上自朕,下至黎民百姓,但有不符礼仪之事,魏御史皆可直言纳谏。”

    “微臣必不辜负陛下厚望!”

    魏征站出来跪伏于地,神色平淡的迎接了李渊的任命。仿佛这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然而殊不知,诸多大臣看着魏征都是一副嫉妒羡慕恨的样子。

    只因为跳出来说了一句话就官省二级,这说出去谁不羡慕嫉妒恨啊!

    于是,一些狡黠的大臣心想,是不是找个机会也跳出来蹦跶一番,若是被陛下看重了,那升官岂不是手到擒来?

    然而,那些大臣才有这种想法,瞥眼望向李渊,那一脸的冷酷,英明之色,当即就绝了这个念头。或许,魏征是因为他的性格问题,容不下一些违反礼仪之事,乃是出自本心,非是为了私人,那自然被李渊看重。但是,其他人若是因为别的不轨念头而提出建议,那就是去送死了。

    李渊看出李建成不想接手这个皇位的念头很坚决,而且听他话中的意思,似乎一旦将一切都交给李世民之时,就是他与一众佳人离去。游戏天下之时。

    当然,李渊可以把李建成的佳人扣留,从而逼迫李建成接手这个皇位。

    但是,其实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李世民或许没有李建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能力,但是军事能力,行政能力也不差。堪比秦皇汉武。

    至于李建成,或许说比肩“三皇五帝”还有些谦虚了。

    而且,李渊知道李建成很重感情。从他登基继承皇位,还能像从前一般与他调笑,言笑自如。对家人的感情亦不变,由此可知李建成的性格。

    若是真的扣留李建成的那些佳人,或许真的会让李建成接手这皇位,但是他们父子两的关系或许也就走到了尽头。

    若然他只有李建成这一个优秀的儿子,为了李家天下,为了大唐江山,就算是与李建成的父子关系破裂,那他也要逼着李建成上位。只不过,如今有了李世民那他也就不用走到那一步。

    而且,李建成离开朝堂。也不是因为看破红尘,出家为道。想来也会对李家江山进行关注。

    正因为本着这些考虑,李渊才会开始进行准备人才的提拔。

    李建成所说之话,所做之事向来没有错误过。而且有一点不得不说,李建成的认人本领若是自称第二。天下间没有人敢自称第一。

    不见当时籍籍无名的寇仲、徐子陵,一介草根出身的马周等,李建成很合理的将他们的能力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寇仲和徐子陵创立【双龙帮】,称霸扬州谁人不知。

    马周的行政能力,李渊更是看在眼里。之前,李建成也指名道姓的说杜如晦和房玄龄乃是人才。经过李渊的查看,确实都是治国人才。

    而提拔为正更是一个很正确的举措。

    日后,李建成离开了,没有李建成在一边指点提醒,他或者之后的李世民难免都会放些错误什么的,而一个正直敢言的人就很有必要了。

    魏征,正是弥补了这个空缺。

    当然,李渊的这番深谋远虑或许除了李建成,其他大臣,即使是李渊的肱骨大臣裴寂,唐俭等人也不知晓,毕竟他们不知道李建成并没有当皇帝的打算。

    魏征的事解决了,那接下来就继续关于吐谷浑的治理问题了。

    李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