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人造黑洞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站在帝国大本营上层的巨大落地窗前,林恩心绪复杂看着帝国近卫军官兵们在广场上列队集结然后整队离开。..尽管没有听到防空警报那种凄厉呜咽的声音,可是这个景象已经足够给人以临战的紧迫感。

    从口袋里掏出印制精美的烟盒,取出南美牌子的香烟,叼上。打着打火机的刹那,玻璃上映射出自己那神情冷峻的面容。吞云吐雾间,林恩感觉精神稍稍放松了一些,就在刚刚结束的帝国高层军事会议上,经由隆美尔提议、元首拍板,决定了以“围魏救赵”为主题的作战策略,即;令潜伏于挪威政府的官员向内阁和议会通报苏军入侵领海并登岸的消息,利用广播电台将这一情况扩大到世界皆知的程度,然后利用北美情报部门挑动媒体攻势,将苏军此举连同“欧罗巴”号被击沉定性为“苏联侵略计划的第一步”大肆宣扬苏联已经开始向西方发动进攻的恶态,从而以舆论潮流强行推行西方盟国政府通过外交和军事途径向苏联施压。与此同时,全面启动“避难所”基地的既定防御计划,一旦苏军从陆上和海面逼近,在无法躲避的情况下确保一击歼灭之。

    结合诸多资深的将领和参谋官反应情况,隆美尔的这个策略应该属于当前局势下最好的选择,毕竟前期东西方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美国原子弹技术流失、苏联领袖斯大林遇刺身亡再有这次影响巨大的“欧罗巴号事件”双方阵营的矛盾和摩擦已经进一步加剧。

    等到苏军入侵挪威北部的消息铺开,只要挪威政府的领导人不至于脑残地宣布苏军是受邀而至,这一情况必然会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应。届时哪怕挪威政府及民众宁愿息事宁人也不敢得罪苏联,西方盟国的压力至少会让莫斯科的新核心审慎考虑继续北方行动的后果。他们若及时退兵最好,假如出现|年英法等盟国直接出兵挪威的局面,基地之围虽难以直接解除,这也极有可能成为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根导火索,到头来对第三帝国的复兴计利而言依然是利大于弊的。

    烟一口接着一口的抽着‘林恩时而眺望远处,时而皱着眉头俯瞰下方,脑袋里不仅盘算着未来,亦在琢磨着苏联人究竟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突然来袭。“欧罗巴”号事件发生也就半天功夫,就算莫斯科方面也通过破译西方通讯而及时获知了这个情况,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内调兵遣将发动精准攻势。考虑到他们在这之前的行动中还从未派出陆战部队从海岸登陆挪威。此举必然是有所针对性的。若是从其他渠道获知“避难所”存在的情报进而相信此前种种皆是第三帝国残余人员所为,见识与魄力兼具的统帅确实会采取这种闪电突袭的方式,只要抢在西方盟国施以更大压力甚至采取武力手段之前将隐藏着从黑暗之处揪出来,也就顺理成章地堵住了所以质疑和抨击。假如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登陆而来的苏军部队恐怕远不止之前前哨观察到的数百人,而且他们向基地推进的决心和速度也将超出隆美尔的预计

    脑中闪过血色,林恩懊恼地摘下烟头,自己对自己哀叹;“该死。刚才怎么没有想到这点!外界施压的办法来不及了!”

    紧接着,他将烟头往垃圾桶里一丢,行色匆匆地往隆美尔的办公室走去。也许是憋闷了快一年的关系,这会儿不少将领和军官都来向基地总司令请缨出战了。养精蓄锐这么久,所属部队都恢复了元气。而且装备的精锐程度远远超过了战争中后期各种物资非常短缺的那支德队,而且以苏军北方舰队的实力,单次投送登陆部队的数量不会太多,又没有美军那样的大型坦克登陆艇,火力掩护主要还是靠水面舰艇提供,这必然受到天气、通讯、距离以及地形等种种因素的制约。想要报东线战场失利的一箭之仇,这确实是一个貌似不错的时机。

    “诸位,抱歉诸位”

    林恩挤过隆美尔门外等候召见的军官,来到办公室门口时也无暇向元帅的副官解释。直接敲门进去。隆美尔和坐在他对面的弗尔瓦将军对此虽然感到惊讶和尴尬,可见林恩这一脸急促的样子,也就知道情况特殊。

    “抱歉,元帅、将军,我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秒都不能耽搁”

    隆美尔脸上到没有明显的怒意,他让候在门口的副官将房门关上,示意准备起身离开的弗尔瓦将军坐下,然后对林恩;“讲吧!弗尔瓦将军不是外人。”这位弗尔瓦将军是帝国卫军陆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