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乱战技巧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新德意志时代已经到来?”

    坐在奔驰-17di后座的林恩.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当天的《柏林日报》.头版头条的大标题便是他刚刚所说的内容.只不过报纸上的语句后面跟着感叹号而非问号。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人已经熬过了最黯淡无光的九百多个日夜.他们忍饥挨饿.蒙受着身体和尊严的双重磨难.而今天正是德国战后首届民选国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日子.它有理由让人们寄予厚望.但也许有很多人怀着跟林恩相同的想法——有了**的国格和合法的政权远不能称为新时代的开端.关键在于新政府能带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又将引导这个民族走上怎样的道路。

    对于林恩的反问句.捏着雪茄的斯图普弗只是轻蔑的笑了笑.继续得意洋洋地翘着他的二郎腿。最近一个星期.德意志复兴党的领袖非常忙碌。二战后的德国依然选择了民主议会制度.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是国家的行政中枢.总理和全体内阁成员从国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在国会中的议席.而总理需要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当多数党的席次不过半数时.几个少数党也有可能通过建立同盟积聚过半议席从而获得任命总理的权力。

    此次全民普选在国会造成了多党并起的格局.席位比例最高的几个党派都野心勃勃、互不相让.这就意味着任何党派想要组阁都必须拉拢四个以上的其他党派.像德意志复兴党这种席位不少但又不具备领袖气质的党派自然成为各方拉拢争取的对象。面对娇艳欲滴的橄榄枝.斯图普弗可没忘记不久之前所受的羞辱.他狠狠拒绝了冯巴本的党派联盟.转而在工党联合阵线、基督教民主联盟这两大热门之间尽情游走.以圆滑的交际手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价码。

    报纸才翻了几页.价格不菲的豪华轿车就从复兴党人下榻的酒店驶抵了国王广场。由于19世纪末落成的国会大厦在二战中严重受损.国会会议选在柏林国王广场西侧的克罗尔歌剧院举行·那同样是一座颇具历史的宏大建筑。如想象中的场面.剧院附近到处是军人警卫、记者和围观群众.这些群众可不光光是来凑热闹的.他们举着横幅、拿着扩音喇叭·宣扬着他们的主张跟理念:德国退出战争要黄油不要大炮还我东普鲁士

    在冯巴本内阁临时执政的短暂时期.德国政府奉行亲盟国的外交策略.国家虽然获得了**主权.却先后派遣了上百万军人前往东欧参战.虽说由此获得了盟国方面的大量物资援助.可阵亡、失踪、被俘以及伤残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在国家政治上也处处受制于盟国·德国民众对这种局面很是不满.这也直接导致冯巴本临时政府始终缺乏民众支持。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林恩一直在暗中操控舆论走向.尤其“基尔事件”发生后.冯巴本内阁连同他领导的党派联盟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普选得票率比外界早先预计的百分之三十低了将近一半.而这些聚集在国会会场外的民众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由复兴党直接安排或挑唆的。在国会选定总理并组建内阁之前发生这样的情况.冯巴本一党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

    时局固然充斥着微妙-的因素·但这毕竟是德国在战后的第一届国会.总统戈特弗雷德霍夫-赫尔斯滕兴致盎然地发表了开场演说——这位曾经的汉堡市长是纯粹的草根出身.被支持者亲切地称为“人民政治家”·在战后的两年多时光里.他不仅成功让汉堡成为德国最早恢复活力的大城市.更通过这个对外窗口帮助了大量生活在苦难中的德国人.因而在先前的总统选举中以极大的优势当选的。当然了.在民主议会体制.总统再受民众支持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职位.他只拥有些无关政局的权力和紧急状态中可以使用的特别权力.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依惯例还是依法律规定).此类权力要在得到总理支持后才会得到实行.而且总统的命令必须经由总理的副署才能生效·总统依法不能自行发布政令。

    总统朴实而感人的演说赢得了极其热烈的掌声.在这之后.第一届国会的第一项议程正式拉开序幕。自从普选结果公布以来.各党派明争暗斗的成效终于到了一决胜负的时刻。执掌临时政府的冯巴本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