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西山卧佛寺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京城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京城。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段祺瑞“病”了,就到了这有着小清凉山之称的西山“养起了病”。

    自从几个月前,和袁世凯面争了徐树铮的去留问题之后,再加陆军部被架空了,段祺瑞便病了,闭门谢客,不理军务。外边的事情他更不想理会,他只想养病,所有事全交给徐树铮。他不仅为徐树铮争来了将军府事务厅厅长职,还为徐树铮争来了陆军部次长职。

    “有人对徐树铮不满、疾恨,又害怕,我就是要重用徐树铮”

    鲜有人知道,段祺瑞的“病”,也是他和徐树铮共同商定的结果,陆军总长的位子还占着,躲进西山不理事,一切仍由徐树铮代理。用不多久,袁世凯就得找门来。

    打如意算盘的人,不一定每次都如意。

    这一次,两人却把算盘打错了——

    自从和袁世凯神离之后,段祺瑞的腰杆似乎更硬了。往日,他像小媳妇在凶婆婆面前度日那样,腰不敢挺,头不敢抬,连大话也不敢说一声。段祺瑞不是当年流着鼻涕的赖孩子了,也不是当初旅顺炮台的监修工,而是堂堂地一队之首

    而袁世凯呢,在成立“大总统府陆海军火元帅统率办事处”的时候,还是让“病”了的段祺瑞兼充办事员,他与参谋总长、海军总长共为办事处鼎足。不久,袁世凯又加封他为建威将军,兼管将军府事务,授一等文虎勋章,仍然顶着陆军部总长职,头衔一罗,赫赫耀眼,老泰山对他够厚爱的了

    段祺瑞一件一件都一笑了之,既不去荣任,也不去推辞。他心里明白,袁世凯是在变戏法。

    “戏法只能变给台下人看;台人、幕后人心里都明镜,那是把戏”

    病了的段祺瑞受到优待了,又赐参,又赠银,又给假,还想着有事找他商量,袁世凯真够宽宏的。

    走了段祺瑞之后,袁世凯比段祺瑞轻松了,能够和他制肘的人,敢于和他制肘的人不多了,自然的,有什么事,也不再找他商量了,被凉了几个月后,段祺瑞反倒是不自在了。

    卧佛寺内一间独院内的凉亭内,一位身着青衫的人坐在那,手扶着石台。

    震惊!

    准确的来说是惊愕!

    在段祺瑞的脚边还有一个碎裂的茶杯,似乎是从他手中跌落的,这样的失态,对于性格冷淡的他来说,却是极为罕见。

    此时,石台的那份从陆军部送来的电报副本放在石台,坐在亭中的段祺瑞却死死沉默着,不挥手。

    尽管处于震惊之中,他却没显露出任何态度,也未做出任何决定,他在等一个人!

    此人便是徐树铮

    弹指间,徐树铮和段祺瑞相处十五年了。十五年所共之事,件件使段祺瑞对徐树铮心悦诚服。离开徐树铮,段祺瑞似乎连小事都失去了主心骨。

    对段祺瑞今天的境况,尽管徐树铮有些失算,但段祺瑞依然对徐树铮信任有加,即便此时,也是如此。

    但现在,想着电报的内容,段祺瑞却意识到,也许,这是一个机会。宦海沉浮,那是寻常事,对策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要拿出的。对付袁世凯,岂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是何时举、怎么举?

    尚待思索。

    奥匈皇储被刺!

    段祺瑞又一次嘀咕着通报中的内容,虽只接到这么一份通报,但却惊得他半饷回不过神来,因为四个月前,曾有人对此做出过预言,曾经对那种预言,他完全是嗤之以鼻不予理会,但现在,萨拉热窝的枪声却改变了一切。

    “巴尔干乱了,世界大战就会打起来!”

    昨天,巴尔干乱了!

    尽管处于极度震惊之中,但是他还是派人把徐树铮请来了。

    和往日一样,徐树铮身着一袭陆军中将军装,一副陆军次长的派头,面带微笑,神情轻松,仿佛正赶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几乎是一到卧佛室这处香客的宅院内,面对段祺瑞,便反宾为主的茶拿烟,行动举止,都十分主动。

    只是像徐庶进了曹营一般一言不出,事实,这两是两的个性使然,有时候,他和段两人,能一两个小时不出一言,最后三言两语的结束谈话,往往都是以他的意见做为决定。

    沉思多时后,段祺瑞才说道。

    “又铮,电报你看了?”

    徐树铮点点头,通报还是他命人转过来的,岂会不看?他知道这个消息比总长还早一个钟头,而此时他却像是心不在此,点头之后,也就算了。

    平素并不多加言语的段祺瑞,这时沉不住气了,他请徐树铮来是想听他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