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两位学生(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礼数要周道。

    除此外,周一生就好像老周家的脸面……

    就好比每逢年节、长假,微博网友吐槽的一样,亲戚家总会把自己孩子拎出来秀一波优越感,什么钢琴八级、吉他演唱、圆周率小数点后背诵。

    周家三代独子,王安之一脉最后传人,周一生算是张大爷半个孙子,爷爷到来,孙子肯定要陪着。

    算上倒班,周一生能休整整四天半。

    江主任很爽快的批假了,一听是周老爷子的师弟到来,还问道:“张老爷子是来参加西北中医研讨交流会吧?”

    周一生还真不知道这茬事儿,茫然点了点头:“应该吧。”

    “行,批了,休假回来,再有两周不到的时间,你们就该回学校了吧?毕业后什么打算想好没?”江建成忽然一句话,别有深意。

    周一生自然嚼出了味道,壮起胆子道:“主任,我想继续在中心院实习,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接收。”

    “别的科室我不知道,但在急诊……我说的算。”

    意思很明白

    周一生毕业后的实习单位,稳了。

    ……

    六月十三号一早。

    周一生、周从术穿戴整齐,显得几分正式。

    就连爷爷也穿着中式结扣褂子,有了几分正宗‘老中医’的气质。

    接人,爷爷不去。

    周寿明是师兄,用不着去远迎,在旧礼上两位老人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九点半。

    父子俩就开车出发了。

    其实从周家诊所所在的城西去往机场,撑死四十分钟,飞机十一点落地,十点出门都来得及,但接人总不好迟到,父子俩是晚辈。

    果不其然,十点十分,车子到了机场。

    停好车就去了出闸口等待。

    十点五十,广播通报航班落地,十五分钟后渐渐看到人群出现,又十分钟后,父子俩才看到一个三人组合出现。

    一个老者,两个与周一生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一男一女。

    男孩推着行李推车,女孩跟在老人身侧,老人正是张大爷。

    父子俩连忙迎到了门口,等人近了,老爹就喊道:“师叔!”

    “爷爷。”师门内论资排辈,周一生要叫师叔公,不过两家关系近,周一生当面一直叫爷爷,爷爷在时就用张爷爷区分。

    “哈哈,从术,一生,好久不见啦。”张中建毫不见外,上前与父子俩拥抱一下,最后目光落在周一生身上,“一年多不见,一生又高了吧?一米八?”

    “一米八四了。”周一生道。

    “好一个壮小伙。”张中建拍了拍周一生的胳膊。

    最后,才为父子俩介绍。

    “孔宏光,童涵,我带的学生。”

    来前,张大爷已经通知要带两个学生过来,孔宏光是博士生,童涵是研究生。他们叫周从术就是周先生了,不扯什么师门,虽在张中建门下学习,但勉强只算外门弟子。

    周一生与他们算是同龄人,就不扯什么称呼了,直接叫名字。

    “孔宏光,很高兴认识你。”孔宏光是岭南人,普通话水准参照苏权,年纪快三十了,蛮沉稳的一个大哥。

    “孔哥好。”

    至于女孩,普通话很标准,但也明显带着那边的口音,笑嘻嘻对着周一生眨眨眼,对他非常好奇:“我叫童涵,你叫我童童就行了,以后请多多关照咯。”

    挺乐天的一个女孩,很容易令人生出好感。

    出机场的路上,她聊个不停,很轻易就拉近了三人的关系,不至于让气氛冷场。

    童涵老家是湘南的,不过从小在深城长大。

    而她的专业方向,令周一生对她有些刮目相看,中医骨伤,张大爷去年才在南方中医大开的研究生小组,现在只有她一个学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