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万事开头难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

    在死亡面前,各族壮丁们选择了屈服。赵强不管他们是否心甘情愿,也不管他们心中有多么愤恨自己,因为这些人对于他而言,只是开拓地盘的炮灰,他们的价值只存在于俄国人的存在。如果俄国人在这片土地消失,那他们也就失去任何利用价值。听上去这是一个十分冷血而无情的决定,没有一丝人性理念在其中,甚至会让人唾骂憎恶,但赵强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没有其他选择。

    各族壮丁加上鄂伦春人,总人数已经压倒汉军士卒,未来还会有一批被金银财富吸引过来的异族,在没有得到大规模汉人补充之前,赵强手中的这支军队将是以异族为主,而汉军士卒的数量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处于绝对弱势。这样的军队,无疑是一支畸形的军队,而畸形的军队也就意味着动乱、叛变、反噬,所以在一开始,就必须通过一种有效手段将一切隐患抹杀在萌芽状态。

    赵强不是圣人,他想不到可以通过什么仁义感化手段将这些异族真正改造成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因此,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消耗。通过俄国人来消耗这些壮丁,再通过这些壮丁来消耗俄国人,前面的死光,就由后面的补上,一轮接一轮,直至俄国人被彻底击垮。

    但凡脑后有辫子的,其对于满清便有一定的认同,这种认同是赵强必须要抹去的,否则就会有内乱的危险。在赵强的计划中,最理想的兵源其实是生活在西伯西亚的土著。这些人不知道什么满清,也从未受过满清统治,他们甚至不知道邻近的朝鲜在哪,入侵的俄国人又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单纯、原始生活习性、野人般的悍勇,这些都是一个优秀士兵所具有的特征。赵强相信,只要自己开出足够的价码诱惑这些土著,让他们拿起武器与俄国人、满洲人战斗便不是难事。只有当这些土著军队取代被满清管治过的各族壮丁,隐患才能被真正消除。当然,赵强的终极目标是汉军再取代这些土著军队,不过前提必须是这些土著军队替自己打下足够大的地盘,尤其是必须取得出海口,否则大规模的移民便不可能。当然,如果这些土著军队强大到可以正面应战关外的清军八旗,那赵强自然也乐意带领他们南下,上演一场“以夷制夷”的战争好戏。届时若大获全胜,那关外那几万吴军旧部便可以号召起来了,那可是经过训练的士兵,只不过现在没了勇气和血性而已。

    挟大胜之兵威亮想在吴军旧部眼前,若这些人还不知道起来反抗清廷,那他们可真是成奴才了,不要也罢。

    店大欺客,客大同样欺店。计划是计划,现阶段的目标只能是依靠各族壮丁和拉拢来的异族去对付俄国人,从他们手中抢得城池和物资,支持下一阶段的目标。因此铁血震慑过后,便需怀柔安抚了。

    大棒通常是要和胡萝卜一起砸下的,刚极易折,各族壮丁割完辫子后,赵强让魏季按每人一两银、一斤肉的标准,给这些壮丁分发赏赐。并告知,过几天就将和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下一页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